以下 也還是「比馬龍效應」網路上的資料 分享之


「比馬龍效應」(Pygmalion Effect)

比馬龍的故事,被應用在教育上,稱為「比馬龍效應」

中文翻譯為「比馬龍」,甚是傳神。意思是:如果將學生比作馬,他就向馬的層次任同。如果比作龍,就向一飛沖天的龍看齊。這種現像,就像比馬龍對自己塑造的雕像一樣。他對她投注了所有的心血,以愛賦予她生命,即使是一座雕像,最後也會受到精誠感動,而有所回報。

根據科學家的實驗,將一群小雞分成二組飼養:
第一組每天飼養時,予以溫柔的召喚,並加以愛撫。
第二組卻給予完全相反的對待,飼養時,大聲斥責、吆喝數分鐘。
經過了一段時間,科學家發現二組雞,有了明顯的差異:
第一組生活在溫馨氣氛中的雞,不但生長快速,對疾病的抵抗力強,而且很會下蛋。
第二組那些老是挨罵的雞,精神萎糜,體弱多病,也不太會下蛋。

與「比馬龍效應」相似的是「標籤理論」,也有人稱為「戳記」。

意思是說:一個兒童或青少年,如果被加上了不好的標記,

他將發展出二種不同的可能。

其一是:發憤圖強,努力洗刷這個壞標記。

而更多的可能是:他將不知不覺中,向壞的標記認同,而自暴自棄。

如此將陷於可怕的惡性循環之中。人們越是認定他已無可救藥,他更將因被大眾否定,而加速墮落。


這二種理論,證明了人們在兒童與青少年階段,常受到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影響,不知不覺地往他人對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。

但要注意的是,任何一種理論都是只有可能,而非必然。

況且,人性極為複雜。人與人之間均有著極大的個別差異。

例如:對於弱智兒童,「比馬龍效應」可能就難以適用。

「比馬龍效應」在教育上的運用,有適當的期望可以促使兒童努力增加信心。 但是過度的期望,有時卻會造成壓力,產生反效果,甚至影響心理健康。

就像「水能載舟,也能覆舟」,是同樣的道理。

很重要的一點:不要任意給孩子加上壞的標籤,這是為人父母,或從事教育工作者,所應該特別注意的。

轉載自 網路 虎尾國小‧廖財涼先生文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elee77 的頭像
    Leelee77

    蘇非的祕密花園

    Leelee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