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比馬龍效應(Pygmalion Effect)是近代教學研究的重要發現,比馬龍效應意思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,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,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,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。

 1.比馬龍效應實驗

在1966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比馬龍效應實驗中,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,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,再隨機抽出20%為實驗組,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資優兒童。大約一年後,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,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。

2.自信和自尊刺激學習動機

為甚麼本來僅是平均資質的學生,被點名為資優兒童後,智商發展會突飛猛進呢?原因在於教師們對被欽點為資優兒童的學生特別照顧,令這批實驗組學生,能夠從老師的特別關懷、重視、鼓勵,以及愛護中,增強了自尊和自信,刺激了學習動機,加快了成長速度。

3.希臘點石成金故事

比馬龍效應並非新名稱,本身出自希臘神話,意思是指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。比馬龍是塞浦路斯 (Cyprus) 的國王,熱愛雕刻藝術,他花了畢生的心血,雕成了一個少女像,命名為加拉蒂 (Galatea),並視為夢中情人,日夜盼望雕像變成真人。他真摯的感情,感動了愛神阿芙達 (Aphrodite),她把雕像賦以生命,石雕少女就化成真人,成為比馬龍的太太。

比馬龍(中文版譯作賣花女)也是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的作品,描述一位學者在倫敦街頭找了個舉止粗魯的賣花女,加以訓練成為談吐高雅的貴婦。後來這故事被改編成窈窕淑女(My Fair Lady),於1956年在百老匯演出,並在1964年搬上大銀幕,成為家喻戶曉的點石成金故事。

4.比馬龍效應的教學應用

比馬龍效應在教育界備受重視,主要應用在教學上有關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方面,以啟發學生的自尊心 (Self-esteem)。比馬龍效應與自我實現的預言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 類似,預言可以是壞事,也可以是好事。最重要的是,一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,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。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,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。

5.評估下屬避免先入為主

很多管理人常常要參考下屬的個人資料與背景,來評估他們的表現。根據比馬龍效應,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缺乏遠見的。管理人在評估下屬表現時,應盡量避免有先入為主的看法。可惜在不少管理人心目中,早已暗地裡為下屬貼上標籤,例如不求上進等,以後便不斷選擇性地尋求這些蹤跡,以引證自己的看法。被管理人認定不濟的下屬,除非突然奇蹟地脫胎換骨,否則他們必將在比馬龍效應的陰影下永難翻身了。

6.啟發下屬上進心

比馬龍效應強調的,是一份投入而又專注的熱誠,再配合欣賞和稱讚,來啟發下屬的上進心。當你把下屬看成出色的人才,他們就大有機會在工作表現上如你所期望,如果在你的心目中,只當下屬是庸才,他們也會如你所料一般,變成徹頭徹尾的庸才。比馬龍效應指出,管理人若能有效地發揮此效應,令那些被認為具有較好潛能的下屬,得到重視和稱許,他們的潛能便可以得到發展,令工作表現得到進一步的加強。

●參考自網路資料

我想這是一個要強調正向的行為支持,鼓勵但不媚俗,期待高但不鄉愿,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他自己的特點及優勢。

轉載自http://blog.xuite.net/kc6191/study/15694753/track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elee77 的頭像
    Leelee77

    蘇非的祕密花園

    Leelee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